上海空气质量指数(上海市天气预报15天)

日期:2024-04-23 21:38:19 作者:

上海空气质量指数(上海市天气预报15天)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上海空气质量指数的问题,以及和上海市天气预报15天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上海一周空气质量指标

1.上海一周空气质量指标概述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城市,其空气质量一直备受关注。近一周来,上海的空气质量一直处于中度污染的水平,PM2.5指数呈现波动性,并出现短时期的轻度污染情况。具体数据为:11月12日,PM2.5指数为99,属于轻度污染;11月13日,PM2.5指数为74,属于良好;11月14日,PM2.5指数为121,属于轻度污染;11月15日,PM2.5指数为105,属于轻度污染;11月16日,PM2.5指数为88,属于良好;11月17日,PM2.5指数为111,属于轻度污染;11月18日,PM2.5指数为94,属于良好。

2.影响上海空气质量的因素

上海的空气质量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包括工业污染、交通尾气、天气等。在这些因素中,工业污染是关键因素之一。上海市废气排放直接影响着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因此技术升级和落后企业的淘汰成为了上海打造更好的空气质量的关键所在。此外,交通尾气也是影响上海空气质量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随着共享单车的热潮,上海市交通压力也逐渐加大,尾气排放量逐渐增加,导致城市环境变得更加恶劣。天气也是影响空气质量的关键因素。上海市地处江海交汇之地,容易形成温湿度适宜的气候条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污染物的扩散。

3.上海政府针对空气质量采取的措施

上海市政府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和空气质量,近年来在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上海市环保局近年来实施了多项政策来应对空气质量的问题。例如,对机动车实施了环保限行措施,推行了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加大了工业环保治理的力度等。同时,上海市也加大了污染治理的力度,对于一些排放超标的企业进行了罚款,并整顿了一部分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4.普通民众可以如何应对上海空气质量问题

虽然政府已经付出了很多努力来应对上海市的空气污染问题,但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改善空气质量。例如,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少开私家车;多骑自行车或步行,减少尾气排放;在家中多开窗通风以及使用空气净化器;避免在雾霾天进行户外活动等。这些小细节行为可能看起来微不足道,但一直积累下来,将会对整个城市的空气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

5.居民应该如何做好空气质量的检测和防护

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身处的环境中的空气质量,居民可以通过一些途径自行检测空气质量,例如在家中装置空气质量检测器、查看气象站实时气象信息、关注公众号的空气质量指数等。在检测到空气污染情况时,居民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自身健康,例如佩戴口罩、减少户外锻炼时间、避免在污染严重的地区逗留等。这也是普通民众在空气污染治理中可以发挥的积极作用之一。

6.总结

空气质量对于每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上海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继续加强空气污染治理,尽可能地降低空气污染的水平,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同时,普通民众也应该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并采取一些小行动来保护自己所处的环境。相信经过各方力量的共同合作,上海市的空气质量会得到进一步改善,为市民带来更加健康的生活环境。

上海实时空气质量

上海实时空气质量良好。

上海市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春秋较短,冬夏较长,影响上海的天气系统有台风、东风扰动、温带气旋、梅雨、寒潮,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静止锋稳定在长江下游及上海附近时,形成多雨闷热潮湿的梅雨天气。

2021年,全市年平均气温(全市11个气象观测站平均)17.9℃,平均年降水量(全市11个气象观测站平均)1518.9毫米,年日照时数(全市11个气象观测站平均)1786小时。

上海市内水资源流量主要由黄浦江及其他市内河道流量构成,黄浦江年均径流量为300多立方米/秒,年均流量100亿立方米,加上其他市内河道流量,上海市内水资源年均径流量合计为145亿立方米。

上海介绍

上海市,别称沪、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中国共产党诞生地、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上海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一线城市,上海市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上海市总面积6340.5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上海市常住人口为2475.89万人。

截至2023年10月,上海市下辖16个区,市人民政府驻上海市黄浦区人民大道200号,上海市位于中国华东地区,地处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介于东经120°52′-122°12′,北纬30°40′-31°53′之间。

上海市平均海拔高度2.19米,大金山岛为上海最高点,海拔高度103.7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河网主要有流经市区的主干道黄浦江及其支流苏州河、川杨河、淀浦河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上海市

上海空气指数

截止2024年1月6日,上海空气指数133。

上海市,别称沪、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中国共产党诞生地、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上海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一线城市。截止2024年1月6日,上海空气指数133。上海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

上海市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上海市总面积6340.5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上海市常住人口为2475.89万人。截至2023年10月,上海市下辖16个区,市人民政府驻上海市黄浦区人民大道200号。

上海市的气候环境

上海市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春秋较短,冬夏较长。影响上海的天气系统有台风、东风扰动、温带气旋、梅雨、寒潮。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静止锋稳定在长江下游及上海附近时,形成多雨闷热潮湿的梅雨天气。

2021年,全市年平均气温(全市11个气象观测站平均)17.9℃,平均年降水量(全市11个气象观测站平均)1518.9毫米,年日照时数(全市11个气象观测站平均)1786小时。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上海市

上海目前空气质量重度污染实时指数是多少

昨天是“立冬”,是冬天的第一个节气。虽然北方一些地区在10月末就入冬了,但申城离气象意义上的冬天还有一段距离。尽管如此,进入10月下旬以来,申城的冷空气可谓一波接一波,这不,本周末气温又要降了。另据市环境监测中心预报,今天上午空气仍以中度污染为主,个别时段将出现重度污染。

周末大降温,但入冬尚早

“霜降”以来,申城冷空气不断,本周虽已到周中,但仍有两波冷空气要来。今天弱冷空气先来探路,第二波冷空气将在10日抵达申城,强度稍强一些,可能会带来弱降水。

周中气温平稳,明显降温在周末。今天冷空气的强度较弱,降温影响较小。今明的最高气温仍在20℃以上,不过晨间气温持续走低。10日冷空气带来的降温比较明显,周末的最低气温只有11℃-12℃,最高气温也仅徘徊在16℃-18℃附近。

昨天是二十四节气的“立冬”,对申城来说,此时天气虽已凉却未寒,气象意义上的冬天还尚有时日。入冬标准是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小于10℃,则判定该5天的首日为入冬日。而本周,申城最低气温都在10℃以上,暂无入冬迹象。从常年来看,申城入冬日为12月3日。

气象专家介绍,立冬节气,发生雾或者霾的概率较10月份明显增加,雾出现的概率保持在10%以上,进入雾的多发季节。

今日或将出现重度污染

昨天9点起,实时空气质量指数超过100,开始轻度污染;下午2点,实时空气质量指数超过150,开始中度污染。这波空气污染持续时间超过1天,较10月29日、11月2日到3日的两波污染持续时间都长,是申城入秋后首次持续时间超过1天的一波污染。

造成这波空气污染的原因主要是本地污染累积和北方冷空气南下输送污染物共同影响所致。市环境监测中心预报说,今天上午空气质量仍将以中度污染为主,个别时段将出现重度污染,今天傍晚前后空气质量转为优良。不过,由于近期冷空气活动频繁,预计本周五、周六可能还有一次空气污染过程。

关于上海空气质量指数,上海市天气预报15天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明: 本文由电商资源网内容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