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温材料防火国家标准的七种等级
1、GB8624-97将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为四种等级:
2、(1)A级:不燃性建筑材料,几乎不发生燃烧的材料。
3、(2)B1级:难燃性建筑材料,有较好的阻燃作用,在空气中遇明火或在高温作用下难起火,不易很快发生蔓延,且当火源移开后燃烧立即停止。
4、(3)B2级:可燃性建筑材料,有一定的阻燃作用,在空气中遇明火或在高温作用下会立即起火燃烧,易导致火灾的蔓延,如木柱、木屋架、木梁、木楼梯等。
5、(4)B3级:易燃性建筑材料,无任何阻燃效果,极易燃烧,火灾危险性很大。
6、不同燃烧性能等级的材料的正确使用
7、在建筑物中使用的建材产品应符合国家强制性规范的要求,即GB50222-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8、在规范中要求:建筑内部装修设计应妥善处理装修效果和使用安全的矛盾,积极采用不燃性材料和难燃性材料,尽量避免采用在燃烧时产生大量浓烟或有毒气体的材料,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9、因此,消费者在选择建筑材料或者内装修材料时,在保证装修质量的同时应优先选择不燃A级和难燃B1级产品,以保护自身的安全。
10、(1)无机粘合剂:主要有水玻璃、石膏、磷酸盐、水泥等;
11、(2)耐火的矿物质填料:氧化铝、石棉粉、碳酸钙、珍珠岩、太白粉等;
12、(3)难燃型有机树脂:主要有聚氯乙烯、过氯乙烯、氯化橡胶、氯丁橡胶乳液、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等。
13、(4)难燃防火添加剂:主要有含磷、卤素、氮的有机化合物(氯化石蜡、磷酸三丁酯、十溴联苯醚),和硼系(硼酸、硼酸锌、硼酸铝)、锑系、铝系、锆系等无机化合物。
14、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外墙防火保温材料
二、保温材料的防火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A级:不燃性建筑材料,不发生任何燃烧的材料。
A1级:单体无机不燃。不燃,不起明火。
A2级:复合有机不燃,即复合材料,不燃,烟量要合格。
B1级:难燃性建筑材料:难燃类材料有较好的阻燃作用。其在空气中遇明火或在高温作用下难起火,不易很快发生蔓延,且当火源移开后燃烧立即停止。
B2级:可燃性建筑材料:可燃类材料有一定的阻燃作用。在空气中遇明火或在高温作用下会立即起火燃烧,易导致火灾的蔓延,如木柱、木屋架、木梁、木楼梯等。
B3级:易燃性建筑材料:无任何阻燃效果,极易燃烧,火灾危险性很大。
保温材料在建筑中常见的应用类型及设计选用应符合GB/T 17369-1998《建筑绝热材料的应用类型和基本要求》的规定。选用时除应考虑材料的导热系数外,还应考虑材料的吸水率、燃烧性能、强度等指标。不同绝热材料的性能特点见相应的分类指南。
无机保温材料一般是指导热系数小于或等于0.2的材料。在建筑和工业中采用良好的保温技术与材料,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统计表明,建筑中每使用一吨矿物棉绝热制品,一年可节约一吨石油。北京节能小区采用情况表明,单位面积节煤率每年为11.91公斤标煤/平方米。
三、保温板的防火等级如何区分
A级:不燃性建筑材料,不发生任何燃烧的材料。
A1级:单体无机不燃。不燃,不起明火。
A2级:复合有机不燃,即复合材料,不燃,烟量要合格。
B1级:难燃性建筑材料:难燃类材料有较好的阻燃作用。其在空气中遇明火或在高温作用下难起火,不易很快发生蔓延,且当火源移开后燃烧立即停止。
B2级:可燃性建筑材料:可燃类材料有一定的阻燃作用。在空气中遇明火或在高温作用下会立即起火燃烧,易导致火灾的蔓延,如木柱、木屋架、木梁、木楼梯等。
B3级:易燃性建筑材料:无任何阻燃效果,极易燃烧,火灾危险性很大。
防火保温板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耐火度达到1000℃以上,完全满足了防火隔离带以及公安部、住建部的要求。
大多数防火保温板保温板闭孔率>95%,高闭孔率减少对流传热,是高隔热的先决条件。防火保温板保温板导热系数与聚苯板的导热系数基本相当,可满足建筑保温隔热的需求。
防火保温板抗压、抗折、强度指标均较高,达到了低密度较高强度的相对统一,使用与运输不易碎裂,并符合耐火完整性。
材料密度在100至300kg/m³,完全满足防火隔离带的各项指标要求。
防火保温板在高温下不会燃烧且不释放有毒气体,属于安全、环保的建筑材料。
防火保温板的使用寿命大于50年,与建筑的寿命能保持同步。
防火保温板属于硅酸盐类材料,耐水性非常优越。
由于防火保温板是多孔材料又与砂浆、墙面是同质,因此界面非常好,施工过程中不像有机或岩棉类那些保温材料一样需要锚固,直接粘贴即可。
生产、施工及使用中无有害气体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避免重复保温拆除的废料给环境造成污染,不会造成传统保温材料燃烧给环境及人身安全带来的威胁,无矿物棉类材料飞尘对人体呼吸道及皮肤造成的伤害。
建筑物报废拆除后,该材料经过粉碎可再次填充利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实现可持续生产。
关于保温防火等级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